2025年4月26日,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郑州市中医院承办的中原岐黄薪火传承暨郑州市苟氏功能针刀学术流派交流会在郑州市中医院1号楼5楼学术报告厅圆满举行。此次会议聚焦针刀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内科疾病领域,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为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搭建了重要平台,来自全市的16家医院和15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共同参与此次大会。
会议伊始,郑州市卫健委中医科教处钱淼处长与郑州市中医院朱俊业务副院长分别致辞,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会议奠定了良好开端。
在学术分享环节,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余红超教授介绍了长安医学关中李氏骨伤流派与弓弦针刀流派。该流派以李堪印教授传承工作室为核心,经五代人传承发展,在四肢骨折手法整复、股骨头坏死防治等方面成果斐然。同时,余教授还分享了膝骨关节炎针刀治疗思路,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等理论出发,提出分期、阶梯整体治疗方案。
郑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苟成钢主任围绕郑州苟氏功能针刀学术流派展开讲解。该流派由苟朝学创立,融合多种学科精华,形成独特的功能针刀康复术,在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疾病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苟主任还详细阐述了苟氏功能针刀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方法,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向阳主任带来可视化针刀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内容。他分析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对比了常规治疗方案与可视化针刀治疗的优势,指出后者能从根本上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减少药物刺激,降低复发率。
河南省胸科医院李再贵主任讲解了脊源性心绞痛的针刀治疗。他剖析了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与颈椎、胸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有关,并介绍了详细的针刀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郑州市中医院王雅琳主治医师作为郑州苟氏功能针刀的第三代优秀传承人,分享了苟氏功能针刀治疗脑卒中后视觉障碍的经验。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她阐述了复视的诊断及功能针刀治疗机制,涵盖头部、颈项部及眼周穴的作用,展示了针刀在治疗该类疾病方面的显著疗效。
会议最后设置了提问讨论环节,参会人员积极互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郑州市乃至河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为针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康复希望。